
2025年广东省科技厅、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基金委)分别与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江门市及南沙区设立了联合基金。共分为粤穗、粤莞、粤惠、粤江、南沙五类,分别设有以下项目类型:
1.青年基金项目
2.地区培育项目
3.重点项目
4.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
粤穗
(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 10 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 3 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材、信息、管理、医学等学科分类项下自主选题进行申报。
(二)地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人口与健康、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能源与化工、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海洋科研领域共设置44个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103项。
(三)重点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人口与健康、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海洋科研领域,共设置研究方向25个,拟支持项目25项。
(四)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2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4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海洋科研领域,设置研究方向1个,拟支持项目1项。
文件网址链接>>>
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4779551.html
粤莞
(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材、信息、管理、医学等学科分类项下自主选题进行申报。
(二)地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农业、数理与交叉前沿、人口与健康领域共设置个43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76项。
(三)重点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2025年度粤莞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集成电路、新材料与新能源、数理与交叉前沿、人口与健康领域,共设置研究方向22个,拟支持项目22项。
(四)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2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4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领域,设置研究方向1个,拟支持项目1项。
文件网址链接>>>
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4779552.html
粤惠
(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材、信息、管理、医学等学科分类项下自主选题进行申报。
(二)地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 一次性拨付)
2025 年度粤惠联合基金地区培育项目围绕人口与健康、新材料、核科研与技术、电子信息、能源与化工领域共设置20个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31项。
(三)重点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2025年度粤惠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围绕核科研与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与化工、人口与健康领域共设置8个研究方向, 拟支持项目8项。
文件网址链接>>>
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4779553.html
粤江
(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材、信息、管理、医学等学科分类项下自主选题进行申报。
(二)地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2025年度粤江联合基金地区培育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与人口健康、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与绿色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现代农业与食品领域,共设置21个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25项。
(三)重点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2025年度粤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与人口健康、 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与绿色开展领域共设置7个研究方向, 拟支持项目7项。
文件网址链接>>>
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4779557.html
南沙
(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材、信 息、管理、医学等学科分类项下自主选题进行申报。
(二)地区培育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海洋科研与环境生态、生物医药与人口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共设置15个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25项
(三)重点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海洋科研与环境生态、生物医药与人口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共设置15个研究方向,拟择优支持项目25项。
(四)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项目资助强度为200万元/项,实施周期一般为4年,项目经费一次性拨付)
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设置研究方向1个,拟支持项目1项。
文件网址链接>>>
http://gdstc.gd.gov.cn/zwgk_n/tzgg/content/post_4779562.html
二、申报方式
项目须顺利获得“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以下简称阳光政务平台,网址:http://pro.gdstc.gd.gov.cn/)实施网上无纸化申报。
项目申报前,申请人所在单位须顺利获得阳光政务平台申请注册为省基金依托单位。
网上正式填报及依托单位推荐时间:2025年10月15日~11月3日17:00。
Q1
申请人申请和在研主持的省基金项目(含省自然科研基金、省联合基金项目)累计达到2项(含)以上的,不得申报,怎么理解?
申请人申请和在研主持的省基金项目最多为2项。即:如申请人现在无在研主持的省基金项目,则最多还可以申请2项省基金项目;如申请人现在有1项在研主持的省基金项目,则最多还可以申请1项省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包括省自然科研基金、省联合基金项目。
(来源:省科技厅-互动研讨)
Q2
申请人须为单位全职在岗或双聘人员,可以给予哪些证明材料?
根据指南要求,申请地区培育项目,须为依托单位的全职在岗人员;申请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须为依托单位全职在岗或双聘人员。申请人须在系统中上传证明材料,以下一种即可:
(1)近三个月社保证明(即申报截止时间前3个月内)。须包括姓名、参保单位、证件号码、时间期限、社保组织公章、养老保险参保信息等。
(2)本人在依托单位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或双聘协议等。须包括姓名、单位名称、证件号码、合同期限、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签名等,有效期应涵盖申报日期、不要求覆盖项目实施期限。
依托单位应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不得提交非全职在岗/双聘人员的项目申请,基金委将视情况对部分单位申请人的全职在岗/双聘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Q3
省基金项目对参与人是否限项?
现在省基金对参与人暂不限项。指南中主要对项目申请人(即项目负责人,申请书上排行第一的人员)限项。
Q4
在站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站博士后人员可以申请青年基金项目,但应根据剩余在站时间及后期研究计划安排提前与所在依托单位实行协商,保障后续项目顺利实施。单位也应就博士后申请项目实行评估,对于无法保障后续项目实施的不得随意推荐申报。
|
科研咨询+技术服务
|
医学实验服务
|
|
K8·凯发(中国)生物 给予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
联系K8·凯发(中国) |
产品中心 |
扫码关注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
|